
2025 年第二季度的石油行业财报季落下帷幕,一份份成绩单勾勒出全球石油巨头的发展轨迹。在国际油价走弱的市场环境下,美国与欧洲石油巨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凭借强劲的油气产量实现利润韧性增长,而 BP 和壳牌却陷入产量下滑与利润停滞的困境。这种鲜明对比,本质上是不同战略路径与资源配置理念的必然结果。
业绩分化:美欧巨头的冰火两重天
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清晰地展现了美欧石油巨头的发展差距。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均创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新高,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动能。埃克森美孚日均产量达 460 万桶油当量,这一成绩得益于圭亚那地区的持续强劲增长以及对先锋自然资源公司的成功收购。雪佛龙同样表现亮眼,日均产量达 340 万桶,哈萨克斯坦、墨西哥湾和二叠纪盆地的产量增长成为主要推动力,其中在二叠纪盆地更是实现了 100 万桶 / 日的产量里程碑,即便该地区作为最富产的页岩油气田,增长速度已开始放缓。
财务表现上,尽管两家美国巨头利润均有下滑,但主要归因于油价走低这一行业共性因素。埃克森美孚第二季度净利润为 71 亿美元,较今年第一季度下降 8%,较去年同期下降 15%;雪佛龙利润为 25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44 亿美元有所下降。不过,两家公司对这种短期波动表现得颇为从容,认为当前油价疲软只是行业常态,终将过去,尤其是在欧洲大型石油公司延续当前政策路径的情况下,未来市场格局可能更有利于美国企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两大石油巨头 BP 和壳牌的表现。BP 第二季度日均产量为 230 万桶,较去年同期下降 3.3%,路透社记者罗恩・布索(Ron Bousso)指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投资减少所致。壳牌的情况更为严峻,第二季度日均产量为 265 万桶,同比下降 4.2%,创下 20 年来的最低水平,资产出售及对替代能源的过度投资是主要原因。
尽管 BP 和壳牌的利润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但仍超出分析师预期,显示出业绩并未如外界担忧的那般糟糕。然而,在运营成效上,它们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的差距显而易见,即便在市场估值方面也难以追赶。值得注意的是,布索建议欧洲巨头加快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长,但这一建议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 路透社常引用的预测机构普遍认为,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将在本十年末达到峰值,这使得任何产量增长计划都充满风险。
战略解析:不同路径的选择与结果
美欧石油巨头的业绩分化,源于各自不同的战略选择和资源配置方式,这种差异在长期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深远影响。
美国巨头的 “资源聚焦” 战略
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坚定不移地实施资源聚焦战略,将核心资源集中于传统油气业务的深耕与扩张,通过核心资产的规模化效应、高效的运营管理以及长远的资源储备布局,构建起强大的竞争优势。
来源:油气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