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国已经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而越南则同意对自美国进口的商品实行零关税。协议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对转运货物征收40%的关税,旨在防范原产地欺诈行为,特别针对那些在中国制造却被贴上“越南制造”标签以规避美国关税的产品。这一举措使越南成为近几周内第一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东南亚国家。
7月2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与菲律宾亦签署了贸易协议。特朗普称,将对菲律宾征收19%的关税,这一税率较今年4月美国提出的“对等关税”高出2个百分点,但较8月的“20%警告”有所下调。而美国商品可零关税进入菲律宾市场。
同一周内,白宫又披露了美国与印度尼西亚达成的贸易协议细节。与菲律宾类似,印尼输美商品税率定为 19%,而美国产品出口到印尼则免征关税。不过,印尼协议在商业价值方面更具分量,因其涵盖价值32亿美元的飞机采购合同,以及约15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采购计划。
2024年中日韩至东南亚主要国家的MDI消费量占比(单位:%)
近期签署的多项贸易协议为东南亚聚氨酯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数据显示,2024年越南在该地区MDI需求中占比达39%,TDI需求中占34%,是东南亚最大的MDI进口国和第二大TDI进口国;印度尼西亚则占区域TDI进口的38%,同时MDI进口约占11%。这些数字凸显了两国在该区聚氨酯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2024年中日韩至东南亚主要国家的TDI消费量占比(单位:%)
新贸易协议为鞋类、家电、汽车内饰及氨纶等关键下游产业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机会,使美国聚氨酯产品能够以较低或零关税更顺利进入东南亚市场。然而,形势并不简单,尤其是对越南而言,具体影响取决于美国对转运条款的执行力度。作为全球第二大鞋类出口国(仅次于中国),越南高度依赖从中国、韩国和日本进口MMDI。MMDI是生产鞋类和运动服装、泳装中TPU及氨纶的核心原料。鉴于越南国内尚无MDI生产能力,全部依赖进口,美国若严格执行40%的转运关税,可能导致越南企业从中国进口原料MDI或MMDI时面临更高关税,严重干扰其供应链。虽然该条款旨在防范中国产品避税,但若执行过于严苛,势必对越南出口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此外,该贸易协议可能进一步加剧越南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中国已明确表示,将对任何试图削弱其全球供应链地位的贸易协议进行反制。这一局势使越南面临两难抉择: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联系可能带来更广泛的市场机会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但疏远中国或将危及包括MDI在内的关键原材料供应,直接影响越南制造业的基础。反之,失去美国这一越南鞋类最大出口市场,同样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影响。
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各自的贸易协议中均涉及了转运条款,但具体的关税税率尚未公布。两国同样高度依赖中国的聚氨酯出口,尤其是印度尼西亚,今年其超过60%的TDI进口来源于中国。这种依赖使得两国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下面临较大风险,在两大经济强国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多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与多个东南亚国家持续进行贸易谈判的同时,中国对美PMDI出口呈现回暖迹象。尽管由于对等关税的实施,4月和5月期间PMDI出口一度暂停,但6月份仍实现约5000吨的出口,显示出中国对美聚氨酯贸易有望恢复的潜力。不过,整体出口量仍远低于2024年上半年水平。鉴于美国去年是中国PMDI的最大进口国,当前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已对两国聚氨酯贸易关系产生了明显影响。
2024年及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PMDI出口量对比(单位:吨)
总体而言,这些贸易谈判结果(预计于8月1日前达成)将对东南亚聚氨酯市场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取消下游产品关税加征,有望推动相关重点行业的发展和增长;另一方面,随着转运条款的严格执行及地缘政治风险的持续升温,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国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
业者需密切关注相关协议的进展,提前谋划应对策略,积极适应日益复杂且充满政治因素的贸易环境。在此背景下,战略决策与商业决策同等关键。
鉴于当前形势的高度不确定性,获取准确、及时的市场情报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天天化工网提供的价格数据及亚太区TDI/MDI市场研究报告,行业参与者将能够更有效地预测市场走向、开展价格对标,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采购与销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