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作为亚太地区除中国之外的另一大环氧丙烷(PO)生产中心,其地位的形成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是东南亚环氧丙烷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正是生产环氧丙烷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以马来西亚为例,作为东南亚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其充足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为环氧丙烷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东南亚在全球环氧丙烷市场中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再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也为东南亚环氧丙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得企业可以在东南亚地区更加自由地进行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和生产布局,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环氧丙烷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此外,东南亚地区还拥有完善的石化产业链,为环氧丙烷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原料的开采、加工到产品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产业链体系。
2024年,东南亚地区的环氧丙烷产能达到了xx万吨。其中,陶氏化学在泰国的生产装置是产能最大的,年产量高达xx万吨,并且还配套了xx万吨/年的聚醚装置和xx万吨/年的丙二醇装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壳牌和巴斯夫共同运营的合资企业Ellba的环氧丙烷装置因技术问题而关闭,同时新加坡壳牌裕廊岛公司也发生火灾,导致其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装置关闭。截至2024年,这两处装置仍未恢复正常运作,这对东南亚地区的环氧丙烷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东南亚地区,环氧丙烷的两大下游产品分别是聚醚多元醇和丙二醇,两者的消费需求合计占到了70%-80%,其中聚醚多元醇的占比更是超过了50%。东南亚地区多为PO-聚醚多元醇一体化生产企业,如陶氏化学和壳牌等,在满足自身下游工厂需求的同时,还有富余的量出口至其他亚太国家。这些出口市场主要以中国、印度、日本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为主,其中向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约80%。
目前,印度国内的丙烯供应主要依赖于国内的石化企业,如印度石油公司等。然而,部分原材料如氯气、乙苯等仍需从国外进口,印度与中东、中国等地区的化工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在环氧丙烷生产方面,印度仅有一个PO厂商Manali,其年产能为xx万吨,主要供应本土聚醚企业Expanded Incorporation。由于聚醚多元醇的进口依赖度较高,印度正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环氧丙烷生产能力。
印度的环氧丙烷两大下游产品同样是聚醚多元醇和丙二醇,两者的消费需求合计占到了70%-80%,其中聚醚多元醇的占比超过了60%。近年来,印度的聚醚多元醇消费增长迅猛,2024年的同比增速达到了7.2%,这主要得益于软体家具、汽车、建筑、冰箱冷柜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印度的丙二醇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同比增速为3.4%,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行业对其需求持续增长。为了推动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印度计划在未来十年为石化工业吸引870亿美元的投资。这一举措无疑将带动印度环氧丙烷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天天化工网估算,2024年东南亚和印度的环氧丙烷消费量达到了xx万吨,同比增长xx%。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两个地区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全球环氧丙烷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多的机遇。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全球聚氨酯行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PUdaily发布了《2024年亚太区PO市场研究报告》等全球聚氨酯系列市场年报。这些报告为聚氨酯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全面、及时、客观中立的产业数据和市场趋势分析,帮助行业内外的投资者和业务战略制定者把握行业脉动,做出明智的决策。如需了解更多全球聚氨酯行业报告或购买完整报告,请联系PUdaily客服(联系电话:0086-21-61250980;邮箱:info@pudaily.com),共同推进聚氨酯行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