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需增速的放缓与出海阻力的加剧,中国汽车产业在下半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国际市场的开拓遭遇了新的障碍。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计划从7月4日起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等主要车企的税率分别高达17.4%、20%和38.1%。考虑到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为10%,这意味着上汽集团等车企将面临高达48.1%的总关税,而其他车企的总关税也将达到27.4%至31%,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成本,削弱了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虽然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的放缓也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预计下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内需增速将有所放缓,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形势也使得汽车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保障行业的稳定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
为了助力下半年汽车产销潜力的释放,中国政府在上半年频繁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例如,5月15日,五部门联合提出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并落实汽车以旧换新等支持政策。5月29日,国务院又印发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低碳转型,并计划逐步取消购买限制。此外,在5月31日至6月初,财政部还预拨了64.4亿元的资金来支持汽车以旧换新的活动。截至6月中旬,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经出台了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其中单车补贴的最高金额达到了1万元。
除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外,中国汽车产业还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开发新技术,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在国产新能源车高性价比的策略下,汽车内饰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性能聚氨酯材料的市场份额也随之增加。2023年,聚氨酯材料在新能源车应用上的专利申请数同比增长了90%,显示出技术增长的明显趋势。电芯部件及材料、电池组装用材料等领域的增长也十分迅速,预计聚氨酯材料在新能源车行业的渗透率将在未来进一步提升,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