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在西安召开2024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会上,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作主旨报告,分析了上半年经济环境与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特点,指出石化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着三大挑战,并提出石化产业正处于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以优异的业绩为新中国75华诞献礼。小编特刊发报告全文,以飨读者。
1 上半年经济环境与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上半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深化与演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加速态势,产业布局与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更趋复杂,世界经济在艰难中恢复,中国经济继续呈稳中向好态势,石化产业总体好于去年同期,但效益不及预期。
01 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增长乏力
世界银行6月份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称,增长乏力将继续困扰世界经济,未来三年占世界人口80%以上国家的增长率将低于疫情前的十年。特别是欧洲和日本仍然低迷,日本的增速将由去年的1.9%放缓到今年的0.7%;受俄乌冲突的影响,欧元区国家预计今年的增速约0.7%。今年一季度美国的增速仅为1.3%,是近两年来最慢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今年的整体增速约4%,低于去年的4.2%。拉丁美洲的增速将由去年的2.2%放缓到今年的1.8%。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警告说,世界可能会陷入慢车道,特别是较长时间的高利率,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我们需要努力避免经济增长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较低水平。他同时警告,世界各国采取的众多贸易限制措施以及地缘政治紧张,严重影响和制约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疲软也阻碍全球经济的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6日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较4月份报告下调0.1个百分点。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速为1.4%,是2022年春季以来最低的季度增速。IMF预测日本今年增速预测值较4月份报告下调0.2个百分点,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速只有0.9%。
02 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上半年,中国经济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不确定因素增加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同比增长5.0%,其中二季度环比增长0.7%,环比增速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并且生产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增速在各大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测值较4月份报告上调0.4个百分点。其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表示:“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主要引擎。”世界银行6月最新《全球经济展望》也指出:“以中国和印尼为首的新兴市场将以约5%的速度增长。”
03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继续受到上游原料价格高位、下游市场需求不振、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的影响,虽然营业收入已止跌回升,但效益尚未全面扭转下滑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石化行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万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4294.7亿元,同比下降1.6%;进出口总额4740.8亿美元,同比下降2.5%。同比数据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
分三大板块看,上半年,油气板块营业收入7375.6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2056.7亿元、同比增长7.7%;炼油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于3%,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大于90%;化工板块营业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2154.2亿元、同比增长4.4%。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分析:一是生产继续增长。上半年石化主要产品的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原油天然气总产量同比增长3.9%,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8.5%,特别是化学品的增速高出去年同期4.9个百分点。具体产品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增长6%,原油加工量下降0.4%,成品油产量增长3.4%,石脑油产量增长8.4%,纯碱产量增长20.3%,烧碱产量增长6%,硫酸产量增长9.2%,精甲醇产量增长大于10%,涂料产量增长高于2%,合成树脂产量增长5.9%。
二是市场总体平稳。上半年克服下游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主要石化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保持了平稳增长。具体产品看: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6%,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石脑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纯碱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8.3%,烧碱(折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9%,硫酸(折纯)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1%,精甲醇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大于7%,涂料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高于2%,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2.5%,合成氨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高于3%,氮肥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大于11%,磷肥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高于25%,钾肥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大于17%。
三是分化再次显现。分化主要表现在三大板块的效益上。上半年油气板块营业收入实现7375.6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2056.7亿元、同比增长7.7%,收入利润率27.9%;炼油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于3%,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大于90%,收入利润率1.2‱;化工板块营业收入实现4.7万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2154.2亿元、同比增长4.4%,收入利润率4.6%。具体到化工领域的效益情况也是分化明显。现代煤化工、农药、合成材料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基础化学品、化肥、涂料、染料、专用化学品和橡胶制品利润同比正增长。
四是波动明显加剧。上半年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叠加区域动荡和大国博弈,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波动加剧,导致企业和行业效益的波动进一步加剧。以布伦特油价为代表,1月至4月份油价逐月上涨,而5月份突然由上个月90.2美元/桶下跌到82.1美元/桶,即环比下跌9%;效益的波动更加明显,每月的同比数值是增长和下降交替出现;其他还有主要产品价格、景气指数也都是波动明显。
五是能源与粮食安全保障有力。石化产业和石化产品主要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骨干能源企业,继续深化“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一边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油气储量,一边稳定老油田开发新区块持续增产,确保上半年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广大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和农资生产企业,以国内市场保供稳价为第一要务,确保了上半年合成氨产量同比增长高于3%,氮肥(折纯)、磷肥(折纯)、钾肥、农药和农用薄膜产量同比都同步增长,为春耕、夏种用肥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夏粮增产72.5亿斤、总产达到2996亿斤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农化企业正在为秋收秋种备肥备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力以赴。
2 石化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已扭转了去年收入、利润、进出口总额全面下滑的局面,正在呈现年初我们预判“底部盘整,筑底企稳”的态势,但我们在成绩面前还要保持冷静,不能盲目乐观。特别是要顺应当前技术迭代更快、颠覆性创新更多、跨领域融合更深等时代特点,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发展中的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做好应对更复杂环境、更严峻局面、更艰巨挑战的思想准备和策略。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反映出的挑战有:
01 利润继续下降是今年行业运行最大的挑战
受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增多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叠加产品价格回升不及预期,上半年石化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与往年效益基本稳定不同,上半年每个月同比增长和下降交替出现。这种波动告诉我们效益全面止跌是今年高质量运行的最大挑战。
一是亏损面过高是提升运营质量、改善效益的一个挑战。上半年全行业亏损面高达29.8%,亏损企业的亏损额高达1250.1亿元。从7月5日召开的重点骨干企业和专业协会经济分析座谈会上获悉,农药行业亏损面约30%、氯碱行业亏损面约40%。有的骨干企业化工业务板块亏损、炼油业务板块5月份也出现亏损。
二是成本持续增加是提升运营质量、改善效益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原料成本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代表,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84.1美元/桶,同比上涨5.4%。红海危机造成物流成本大幅增加,三大板块和各企业的成本压力都很大。
三是炼油板块的压力尤为突出。上半年,炼油板块收入占全行业30%,而利润只占0.07%,利润下降幅度高于90%。油气板块上半年营业成本增长8.9%,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9.1%,应收账款增加6%,存货增长5.5%,财务费用增长5.9%,管理费用增长3.5%。化工板块上半年营业成本增长5.5%,应收账款增加10.5%,存货增长3.4%,财务费用增长4.4%,管理费用增长0.9%。炼油板块、合成材料板块也是如此。
可见,上半年成本项几乎都是增加的,叠加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加,直接影响了今年企业和石化全行业的经济效益。上半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与2021年(8.03%)和2022年(6.82%)相比差距更大。在上半年我们开展的多个省区市的企业调研中,很多石化企业和企业家谈得最多、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就是效益。很多企业都表示,面临今年经济大环境“筑底盘整”的艰难时期,在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精神的前提下,“保生产稳定、保市场、渡难关,强内功、求生存”是今年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
02 投资增速放缓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石化行业紧紧抓住世界经济和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景气周期的新机遇,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新的石化基地加大布局、集中建设,推动我国石化产业规模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跨越,连续多年石化行业的投资都以两位数增长。而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的投资增速趋缓,化工原料和化学品制造领域投资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低5.5个百分点;上游油气勘探开采领域的投资增速只有0.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21.5个百分点。在绝大多数化工原料和基础化学品市场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下游化工领域投资增速放缓到个位数,倒不必太过担忧,但上游油气勘探开采领域的投资增速大幅下降,会不会对油气稳产保供带来影响值得关注。
石化行业骨干能源企业按照“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战略要求和贯彻党中央能源安全的战略部署,在“增储上产”上持续发力。2019年我国原油产量止跌回升,扭转了连续3年产量下降的被动局面,并于2022年实现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平台。原油产量连续5年正增长、今年继续增长,但未来油气稳产和国家能源安全仍需要持续发力。
03 结构性矛盾加剧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我国石化产业基础化学品供给过量、高性能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一直存在,并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并列为制约我国由石化大国迈向石化强国的瓶颈和短板。
近十几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结构调整与优化力度,但“基础产品供给多,高端专用产品供给少”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性改变。据最新一期产能预警报告,去年新增供给能力同比高于10%的主要产品有:乙烯新增10.16%,丙烯新增12.75%,对二甲苯(PX)新增21.88%,精对苯二甲酸(PTA)新增14.84%,乙二醇新增11.96%,1,4-丁二醇新增27.1%,己内酰胺新增14.76%,聚丙烯新增13.73%,环氧树脂新增12.42%,环氧丙烷新增24.85%,环氧氯丙烷新增24.97%,磷酸铁锂新增84.28%,纯碱新增11.38%,醋酸新增14.22%。此外,烧碱新增2.56%,甲醇新增1.85%,合成氨新增8.73%,电石新增5.13%。
从7月5日重点专业协会经济分析座谈会获悉,纯碱协会预计,今年将新增纯碱产能400多万吨,上半年已投产130万吨;氯碱协会预计,氯碱行业将新增产能170万吨,上半年已投产90万吨;农药协会统计,2023年农药行业新建原药项目116个、涉及原药品种173个、全部建成投产将新增供给能力100万吨,新建制剂加工项目32个、全部建成投产将新增供给能力65万吨;氮肥协会预计,今年合成氨新增供给能力280万吨、尿素新增供给能力469万吨;氟硅协会统计,在建和扩建的有机硅单体供给能力约110万吨,拟建的还有约755万吨。从多方统计数据分析看,“大宗基础产品供给多,高端专用产品供给少”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3 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
世界银行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不仅把今年全球经济增速比前期的预测值调高了0.2个百分点,而且预判“全球经济增长似乎正在企稳”。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超出多家国际机构的预期,正如中央政治局的最新判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世界经济正在企稳,中国经济正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步推进,下半年政策效应将持续显现,市场积极因素将集聚增多,都将为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我国石化产业今年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正处于这样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
01 深化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
石油和化学工业自“九五”计划就提出了结构调整的要求,并就结构调整进行了跨世纪的部署。那时宏观管理部委和行业领袖们已经看到:基础化学品已基本满足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代表技术水平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特别是高端产品严重短缺。为应对迈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石化产业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九五”计划把结构调整作为重点任务提了出来,并就科技创新、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重点领域做了专项规划,作出重点部署。当2010年我国迈上第二石化大国和第一化工大国这一新的平台之后,面临结构调整的任务进一步艰巨起来,特别是成品油消费市场增速趋缓、柴油市场呈现饱和状态的时候,行业结构调整、产品“减油增化”的进程加速。但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受技术的制约,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结构调整、特别是高端化、差异化的效果不够突出。
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石化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且仍然是制约石化产业整体竞争力的短板。近两年来又出现新的情况,即化工品市场价格处于低位,生产成品油比生产化工品和合成材料效益要好一些。此情此景看似“减油增化”并非正确选择,但从长期看“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少产油品、多产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仍是趋势,还应坚持并深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接近40%,在原来柴油消费已现平台期的情况下,汽油消费市场也在收缩。这都告诉我们石化产业到了深化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一定要通过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改变过去“重量不重质”的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02 产业化突破的关键阶段
一段时期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石化全行业组织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广大石化企业把创新与做强摆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从全行业到各企业围绕“四个面向”,以配套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工程为重点,以保障高端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强化自主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并探索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体制、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在异氰酸酯系列技术国际领先,聚碳酸酯、芳纶、碳纤维、聚苯硫醚、离子膜、蛋氨酸等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和功能化学品攻克难关、实现产业化的同时,茂金属聚合技术及高端聚烯烃、聚烯烃弹性体、尼龙66关键单体己二腈、聚酰亚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以及一批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和高纯超净试剂等多项受制约的关键技术相继被攻克。这些多年来制约我国石化产业向高端转型的尖端技术和制约我国高端制造领域的高性能材料和产品,到了产业化突破的前夜,到了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稳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突破期。只要广大石化企业和创新工作者不懈努力,突破技术封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供应链稳定就在眼前。
03 能源转型过渡的关键阶段
为应对气候危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提出新要求。去年全球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仍占81%,其中煤炭占32%、天然气占26%、石油占23%。去年底在迪拜召开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国际社会首次达成了“以公平、有序和公正的方式转变脱离化石燃料”的共识,重申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必将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和进程。
我国石化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属于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能耗和碳排放量均居工业领域前列。据最新统计,2023年我国石化产业的能耗总量达到8.05亿吨标煤。实现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力争石化行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必须加快能源转型和向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转变。
多家炼化一体化企业、煤化工企业都在探索石化和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的耦合发展,炼化企业也在加快烯烃原料的轻质化和多元化、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的产业化、组分炼油和分子炼油、绿电裂解代替传统的蒸汽裂解新工艺、生产过程电气化。多家石化化工企业也在加大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创新力度。
加快能源转型正在成为石化行业和众多石化企业的共识。石化产业为实现“双碳”目标正处在能源转型的过渡阶段,正在加快向源头控碳、过程减碳的绿色低碳转型。
04 创新领先超越的关键阶段
石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按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战略要求,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极其重要性,多年来一直面向世界石化科技创新前沿,集聚力量组织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加快实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以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主攻方向,深化和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突破。
现代煤化工行业的煤制油(直接法与间接法)、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等,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汽油以及与绿氢合成绿醇、绿氨等,甲烷制烯烃以及废弃塑料化学循环新技术等一批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必将推动我国石化领域由跟随型创新向引领型创新跨越。现阶段,我们一定要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欧洲和“二战”以后的美国,以及世界经济史和工业发展史都告诉我们,只有跨越了“中等技术陷阱”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些深陷“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的国家,都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通用技术依靠引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中等技术水平”国家。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这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为迈入石化强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实现超越。
对石化产业所处阶段的认识,不仅是对石化产业发展阶段正确定位的需要,也是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迈向石化强国之所需。在总结成绩和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们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所处的阶段和方位。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当前所处的阶段,是确立未来发展正确方位的基础和前提,也才能研究和确立推动行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当然,对所处阶段的判断,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研究,更需要行业同仁的共同智慧,特别是对于某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简单套用行业的,而是需要企业家既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又认真与自己主业相近、规模相似的国际一流企业对标,作出判断。总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研究,更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涉及未来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4 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下半年行业经济运行的各项重点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世界石化产业正在“筑底企稳”。从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格局来看,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北美以美国为代表和海湾地区以沙特、阿联酋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将立足原料优势,规模扩张和高端化同步发力;欧洲和日本将突出效益和竞争力,聚焦创新和结构优化,以严控产能新增和调控现有产量为主基调。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条件,将以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牵引,以改革为动力促增长,突出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供应链韧性,加大结构调整和创新图强的力度,瞄准石化强国的目标,持续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下半年石化产业高质量运行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不动摇,突出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转型,巩固上半年稳中求进取得的业绩,重点在降本增效、挖掘内需潜力、本质安全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石化产业动能转换、结构升级和质效提升再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石化产业的新贡献。为圆满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的任务目标,下半年应全力以赴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01 降本增效是下半年高质量运行的重中之重
上半年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而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6%。一增一降告诉我们,今年行业经济运行的重中之重是效益,各石化企业新年伊始都把效益摆在今年各项工作的首位。除了前面分析的营业成本增加、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等因素外,根据国家统计局上半年数据,石化行业降本增效的空间很大。一是减亏的潜力大。上半年亏损企业的亏损额高达1250.1亿元,相当于实现利润总额的29.1%,如果把亏损额占比降低10%,行业总体效益状况将大为改善。二是降应收的空间大。上半年全行业应收账款高达1.6万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19.6%,是实现利润总额的3.7倍。如此高的应收账款是企业现金流和生产经营很大的隐性风险,必须想方设法降低应收账款、降低经营风险。三是降存货资金占用空间更大。上半年全行业的存货高达1.7万亿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21.1%,是实现利润总额的3.9倍。大量的存货占用资金,不仅造成资金周转不畅、财务费用增加,而且也带来流动资金紧缺,严重影响生产运营和效益。这就要求广大石化企业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拓市场、扩内需,在加大降本增效力度的同时,研究制定降应收、降库存的措施和目标,特别是亏损企业一定要全力以赴减亏、扭亏,为全行业提质增效和改善运营质量奠定基础。
02 贯彻落实产业政策是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产业政策既是指导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导向,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遵循的规定。去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相继研究制定了多项与石油和化学工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等密切相关的重要文件和产业政策,如《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今年上半年又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
一是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要认真研究这些产业政策,并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做好贯彻落实。炼油行业作为石化产业的基础和龙头,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行业,要把握好到2025年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的总量控制目标,还要依法依规推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有序淘汰退出。现代煤化工行业要贯彻好从严从紧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规模和新增煤炭消费量,新建煤制烯烃、煤制对二甲苯、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可降解材料等项目重点向煤水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好地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煤化工产能,避免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是全行业和各石化企业一定要认真研究并落实好《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于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制定年度改造和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能效介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存量项目,鼓励应用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和设备应改尽改、应提尽提,提升能效水平,促进企业和行业降碳、减污。
三是重点研究并落实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最新政策。今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7部委印发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特别强调: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我国石化产业来说更为重要。
总体上看,我国石化行业正在运行的老旧生产装置和老石化基地占有较高比重,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建设时期建成的工厂和形成的产能,有些设备也进入到疲劳期,个别的生产装置因为物料特性或反应条件的特殊要求,甚至成为安全生产的风险隐患。又加上技术的快速进步和设备的大型化,以及当前绿色低碳对“能效”“水效”的更高要求,这对石化行业,特别是正需要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提质升级的企业来说就是机遇。企业应根据自己生产稳定、本质安全的现实状况,以竞争力提升作为核心要素考量,抓住这次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的新机遇,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为主要方向,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升级为重点,加快实现石化产业和企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目标。通过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不仅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和超期服役的老旧设备、加快落后低效设备的替代,而且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新升级一批高端先进的反应、分离、输送、检测等设备。对所有石化企业来说,要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推进生产过程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围绕生产、管理、服务等全过程加快智能化升级。企业通过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在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的同时,促进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效升级,并大幅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当前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关于“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等精神和要求。希望各企业组织专门团队,针对自己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和生产技术水平、设备运行状况,认真研究新的产业政策,分析企业存在的短板与瓶颈制约,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有序分步实施,加快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03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多年来,我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二石化大国和第一化工大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是石化大国还不是石化强国,要实现石化强国的目标,就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又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未来方向,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石化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基础。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基础性配套产业,当前的产业结构是以基础产品和通用材料为主体。这也就决定并要求石化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化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二是紧紧抓住创新这一核心要素。近年来,石化产业创新突破的成效是明显的,石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也是明显的,但是与美欧日等石化第一梯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原创性颠覆性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瓶颈也是明显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求石化行业和企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在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端膜材料及其专用料、超纯超净试剂(助剂)、现代煤化工新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还要重视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如大型电加热炉替代蒸汽裂解技术、合成气直接合成烯烃、二氧化碳捕集提纯固化与转化以及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化学品或合成新材料、绿氢制备等,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当然,石化产业强化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的,还是促进石化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石化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04 本质安全一刻不能放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今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贯彻国务院和应急管理部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视并毫不懈怠地做好石化企业和行业生产、管理、运输等各环节的过程安全工作,努力提升全行业和各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安全形势好于去年同期。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工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同比减少8起、下降13.8%,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7人、下降20%,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
当前正值盛夏,高温高湿、极端天气频发,安全生产更不容懈怠,做好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
一是严格操作规程。在生产、组织、运输等各环节,严格操作规程和规范操作对确保安全生产十分重要。近两年发生的几起物料泄漏、继而起火爆炸的事故,如果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而不是装置“带病”运行、现场带压堵漏,事故就可以避免。安全无小事!哪怕是一件看似很简单的操作、很容易处理的事情,如果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就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灾难。例如,登高作业不按规定系安全带,造成人员伤亡的有之;维修人员正在抢修未按规定放警示牌,造成电击或误伤的有之;维修反应釜或更换、装填催化剂,有毒气体置换不完全、又不按规程检测,就进入设备抢修或操作导致中毒事件的有之;还有的发现有人中毒窒息、未按规定戴好防护器具就施救,造成多人中毒甚至伤亡的有之;近年来有的企业物料泄漏、带压堵漏、设备带病运行,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有之;发生事故现场,非救援人员多人聚集,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也有之。上半年发生的事故中,中毒窒息、火灾和爆炸分列前三位。这三类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60%、占死亡人数的75%,大多都是不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造成的,其教训是深刻的。
二是练就安全基本功。石化产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工生产过程也与其他加工业不同,大多都是在高温高压下实现合成或聚合反应。在石化企业工作不仅需要化学品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更需要有生产安全、操作安全的基本功底。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所有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都应了解自己企业生产的是什么产品?用的是什么原料?也要了解所有进厂和出厂的原料和产品的属性,特别是其特殊性(自然条件下是气体还是液体或固体?遇火或遇水会发生什么变化?遇到什么样的物料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还要了解生产过程的反应条件和操作规程的规定,更要重点了解操作过程的特殊要求,进而通过应急预案或事故演练过程,掌握一旦发生事故采取救援的步骤和措施。如果一个企业从干部到职工、上上下下都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做到本质安全就有了重要保障,本质安全就不会落空。
三是数字化智能化确保“两重点一重大”可监测可预警。各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特别是通过智能工厂和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增强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切实做到重点监管化工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风险点的可监测、可预警;要通过智能软件和感知系统实现对关键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在线评估,对疲劳、磨损和非正常波动实现及时预警。发挥数字化智能化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统计、分析与管控优化作用,并通过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平台保障过程安全,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05 前瞻布局“十五五”发展规划事关强国目标的如期实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转眼又到了“十四五”末。做好“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发展规划布局,是做好规划衔接落实的具体行动。认真研究新的发展阶段石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也关系到十年后能否实现石化强国的目标,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
今年上半年,石化联合会产业发展部牵头,会同骨干企业、专业协会和相关业务部室,对“十四五”规划发展指南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系统梳理了“十四五”规划实施三年以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的进展情况,也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确保“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圆满实现的思路和建议。
一是“十四五”前三年经济指标优异。2021年石化行业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16万亿元;2022年全行业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和进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高达16.6%,为“十四五”以来国民经济巩固和开创“稳中求进”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量化指标完成情况基本符合预期。这次从六大方面对指南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涉及17项量化指标。从评估结果看,有3项指标提前完成,11项指标完成情况符合预期,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到40%以上”“研发投入占比达到1.5%”和“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比‘十三五’末降低10%”,这3项指标完成的不理想,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
三是能源保障和行业整体水平稳步提升。油气“增储上产”效果明显,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提高了部分产品的自给率和供应链韧性;对外合作成效显著,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行业治理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明显增强;行业和企业创新能力、绿色发展水平和智能制造水平等都在稳步提升。
四是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调研。对指南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表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绿色低碳发展压力较大、生产和运营成本高企等挑战不仅存在,而且是严峻的。所以,在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一方面要凝心聚力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另一方面要启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调研方案的制定。石化联合会将成立“十五五”发展规划指南编制领导小组及科技创新、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高端精细化学品、化工园区、企业“走出去”与国际产能合作等专项规划编制小组,年内由会领导带队完成对重点省区市的规划调研,深入一线调查了解重点地区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优势与重点,在充分了解各地石化产业现状、优劣势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开展充分且深入的研讨,为明年全面启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今年上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经过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的共同努力,与去年同期相比,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明显好转。但下半年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困难挑战依然不少,但这都是发展中、转型中的问题,也是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社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很多困难经过共同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有的通过深化改革是可以解决的。
让我们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实现石化行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全年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以优异的业绩为新中国75华诞献礼。
来源: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