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鞋业采购联盟主席葛斯吉在近日于成都举行的“中国鞋业东鞋西移国际论坛”上接受记
者采访时表示,表面上看,制裁让欧盟尤其是南欧诸国的鞋业将因此得到了休养生息和产业转移的机会,但由此更可能会激发中国鞋业谋求技术进步的动力,进而迫使中国人在欧盟真正擅长的“真皮鞋”领域做文章,让欧盟鞋业彻底走进一个固步自封的死胡同。
欧盟自救意义不大
“中国鞋业的竞争力太强大了”!葛斯吉和所有欧洲人一样,喜欢不停地耸肩和打手势。他分析,在全世界都在逐步放松贸易管制的当下,欧盟此番背道而驰的关键在于,南欧诸国太看重自己在鞋业领域的区域地位了,相反,这些国家生产的鞋子大多是以真皮鞋为主,与中国大量生产出口的皮革鞋并不构成直接竞争。
葛斯吉透露,欧盟这样做的核心动力在于以西班牙、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国家希望借助对中国鞋实施反倾销制裁,进而给自己一个产业转移的机会。
“他们此举确实为自己赢得了时间。但又能怎么样呢?即便西班牙的鞋业生产能力全部转移到意大利或者别的国家,高企的生产成本仍然不足以支撑欧洲鞋业发展壮大。”葛斯吉说,欧盟发起的这场贸易战很危险,一旦唤醒了中国人生产高端鞋子的动力,欧洲原本就很低的制鞋量还会持续下降。
欧盟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不管是否采取反倾销制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鞋对欧洲的出口都还会继续增加。尤其在中、东欧地区,由于他们人均消费鞋的数量还比较低,这个市场潜力还非常大。
“我不能想象欧洲人不穿鞋会是什么样子。而欧盟昂贵的鞋业制造成本并不支持所有欧洲人都选择穿上真皮鞋。”他认为。
中国鞋业怎么办?
在葛斯吉看来,欧盟对中国鞋实施反倾销实属不该,但这个事情本身对中国鞋业而言并不会构成巨大危险。相反,中国可能以此为动力,在技术上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两年的时间很短,很短,葛斯吉反复强调着这个时间概念。但“通过两年时间,中国鞋业完全可以完成属于自己的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真正让中国鞋穿到全世界人的脚上”——这也是中国鞋业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否则,两年之后,随着印度、越南、朝鲜等国家鞋业的崛起,中国鞋会步入真正的产业危机。
他表示,16.5%的反倾销税会在原材料、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层面进行逐步摊薄,因此在消费者终端的涨幅不会太明显。“中国企业大可不必乱了方寸。”
但是,葛斯吉通过长期观察也发现,中国企业考虑最多是如何把鞋子生产出来然后卖出去,却很少考虑消费者穿的舒服不舒服。更糟糕的是,“没有长远眼光,1双鞋子只要能赚取两元钱都愿意卖给别人,并且是你两元我1元,简直不能用竞争来形容。”
不过,他认为即便这样,中国鞋业在世界鞋业的霸主地位仍然会比较牢固。举例分析,如印度,这个国家和中国一样,拥有着非常庞大的富裕劳动力和丰富的生产资料。但是,印度在鞋业加工机械方面的研发和生产却很苍白,而中国有大量的机加工业,生产不断改进,具有不可替代的研发优势和先天优势。其次,中国有一支非常专业的国家级研发团队,人才储备力量也很雄厚。其三,在中国几百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投资建设1家鞋厂,门槛低,产能爆发力强。不过,这也是劣势,中国未来必须提高国内从业门槛,防止泥沙俱下。
“欧盟市场仅是中国鞋的一个小市场,中国鞋应该图谋占领全世界的市场。”葛斯吉笑称,让坏事情变成好事情其实也不难,关键要看中国人怎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