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汇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汇得科技”)近日就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问询函,核心回应前次募投效益不及预期、本次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新增产能合理性两大问题。
本次定增拟募资5.8亿元,投向 “江苏汇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5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包含12.5万吨聚酯多元醇类材料、18万吨聚氨酯新材料(含革用聚氨酯、聚氨酯胶等)。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35.65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24.14%,综合毛利率15.41%,聚焦汽车内饰、高端包装领域,属现有业务延伸升级。

一、前次募投效益不及预期:成因明确,风险已化解
汇得科技前次 “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 部分产能效益未达预期,原因有二:一是 TPU市场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扩产导致 “以价换量”,公司主动暂缓3.5万吨TPU产能建设;二是福建厂区主打通用化产品,定价审慎,毛利率低于上海金山厂区的定制化高附加值产品。
公司表示,2023年TPU市场价格波动、下游需求疲软等影响,已通过工艺优化、客户结构调整化解。截至2025年8月31日,前次募投项目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比例83.23%,经营性现金流稳健,为本次再融资奠定基础。
二、本次新增产能:多维度支撑消化,协同效应显著
2024年国内聚氨酯市场规模2021亿元,汽车内饰、体育用品等领域需求增长。公司2022-2024年革用聚氨酯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79%、102.34%、99.09%,聚酯多元醇产能利用率近85%,均高于行业水平,且产销率接近100%,存在明确产能缺口。
公司已积累世联集团等稳定客户,正拓展新能源车企及华北、华中市场,目前与延锋汽车、安徽禾盛等达成合作意向;新产品共聚酯与醇解改性多元醇已完成中试,具备产业化条件。
12.5万吨聚酯多元醇主要自用(部分外销),与18万吨聚氨酯新材料在技术、客户、供应链上形成互补,可降低成本、提升盈利。
三、资金使用与财务测算:聚焦主业,测算审慎
资金规划合规:5.8亿元募资中,固定资产购置3.62亿元、工程建设1.85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89亿元,资本性支出占比94.39%,非资本性支出占比 5.61%,符合《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规定。
成本与盈利测算:本次项目单位产能投资额2622.95元/吨,低于公司2018年IPO项目的3130.99元/吨(受益于规模效应、原材料降价),且处于行业合理区间(美瑞新材2020年IPO项目2377.96元/吨,2024年再融资项目4924.73元/吨)。

盈利测算采用审慎原则:产品售价按近三年均价下浮5%-10%,主要原材料价格2025年上半年市场价(较2024年均价涨8.3%),确保盈利预测安全边际。
四、融资规模:匹配资金缺口,合理性充分
截至2025年6月30日,汇得科技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5.40亿元,可自由支配资金3.55亿元。结合未来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9亿元、资本性支出需求7.29亿元,公司资金缺口7.49亿元,本次募资5.8亿元未超缺口,且不涉及置换董事会前投入资金。
目前,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金7072万元已自筹支付,募集资金将优先用于设备采购、工程建设。项目落地后,汇得科技将扩大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巩固行业地位。
文章来源:BDO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