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3日,壳牌荷兰炼油有限公司(Shell Nederland Raffinaderij B.V.,壳牌旗下子公司)宣布已决定不再重启其位于鹿特丹壳牌能源与化学品园区的生物燃料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启动,经过深入的商业与技术评估后,壳牌认为其竞争力不足,决定终止。
壳牌下游、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解决方案总裁Machteld de Haan表示:“在评估市场动态和完工成本后,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该项目无法以足够竞争力满足客户对可负担低碳产品的需求。这是一个艰难但正确的决定,因为我们优先将资本投向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为股东创造价值项目。”
她补充道:“我们依然坚信,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低碳分子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基石。壳牌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燃料交易商和供应商之一,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领域也处于行业前沿。”
壳牌正通过能源转型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案例与合作伙伴地位。2023–2024年间,壳牌已向电力、碳捕集与封存(CCS)、氢能及低碳燃料等低碳领域投资80亿美元。2024年,壳牌交易了逾100亿升低碳燃料,销售量是自身产量的10倍;同年,壳牌跻身全球领先的SAF供应商之列。
荷兰仍是壳牌的核心战略地区,业务覆盖从油气上游生产到零售终端的整个能源体系。近年来,壳牌在荷兰能源转型项目上累计投入65亿欧元,包括:通过Porthos CCS项目实现二氧化碳封存、在Holland Hydrogen 1建设可再生氢装置,以及在Moerdijk化学品园区安装新型熔炉并推进关键工艺电气化。
编辑备注
2024年,壳牌已成为全球最大SAF交易商与供应商之一,在北美与欧洲市场份额接近20%。
壳牌正与埃森哲、美国运通全球商务旅行合作开发区块链平台Avelia,以支撑SAF供需。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有逾57家企业和航空公司通过Avelia完成交易,超过3,300万加仑SAF注入现有燃油网络。
壳牌通过巴西Raizen合资公司(持股44%)供应当今碳强度最低的生物乙醇之一。
2022年,壳牌收购废油回收公司EcoOils,其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工厂利用尖端回收技术,将废油转化为国际认可的先进生物燃料原料——废白土油(SBEO)与精炼棕榈油厂废水油(R-POME)。
2023年收购Nature Energy后,壳牌在欧洲运营14座生物气工厂,另有3座位于美国。
除生物燃料外,壳牌目前拥有:
– 德国10 MW Refhyne 1可再生氢电解槽(已投运);
– 德国100 MW Refhyne 2与荷兰200 MW Holland Hydrogen 1可再生氢电解槽(在建,计划2026年启动调试)。
壳牌全球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逾7万座。
壳牌参与挪威Northern Lights CCS合资企业,拥有世界首个跨境二氧化碳运输与封存设施,已于今年8月完成首次注碳。
来源:Shell